首页 > 聚焦三农 > 种养技术

疫情下的养殖合作社期盼社会救援

发布时间: 2021-03-09 22:22:12 来源: 网络整理

拥有70余万只肉鸡存栏的聂罗斌最近焦头烂额,每次疫情,他都要“受伤”。

作为株洲规模最大的养殖合作社负责人,1987年入行,聂罗斌经历了2003年的非典、2016年的H7N9,及这次新冠肺炎疫情。“各地活禽交易市场关闭,这可是目前家禽主要的交易方式。”聂罗斌很无奈,20余万只原本早应流入市场的肉鸡积压,在疫情面前成了“烫手山芋”,饲料、防疫补免等是一笔不菲的开销。

“2016年禽流感亏了500多万元,这次还不好说,但肯定比2016年惨。但愿疫情早点结束,行业回暖。”2月13日,聂罗斌对记者说。

以前日均销量逾2万只,现在一只卖不出去

聂罗斌的养殖合作社有70多名农户,分布在芦淞、醴陵等地,除本省外,其养殖的肉鸡还远销广东、江西等地,疫情爆发前,日均销量超过2万只。

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,多地发文要求全面禁止市场销售活禽。“有的地方村民自发封路,或者路口设卡,运输车辆根本出不去,何来销售?”谈及压栏的20余万只肉鸡,聂罗斌只能苦笑:“成本价每斤5元多,现在一斤1元钱都卖不出去。”

卖不出去,只能养着,饲料也令聂罗斌发愁。“20余万只肉鸡,每天张嘴就要吃掉5万多元钱,还不包括防疫补免的费用。”聂罗斌说,春节期间饲料生产厂家供应不足,没有提前储备饲料,且肉鸡没有替代食品,只好把它们每天的饲料减少10%。

“养殖农户并不会亏损,他们只是代养,达到出栏要求就要保底价收购。”聂罗斌称备受煎熬,但别无他法,只能期待疫情好转。

每天最多宰杀1万只活鸡,九成要进冷库

相比新型肺炎疫情导致的销路无门,禽流感疫情威胁则更让聂罗斌寝食难安,“万一鸡生病了,卖不到钱不说,如何处理更是难题,掩埋恐没地方。”

聂罗斌告诉记者,肉鸡生长周期约7个礼拜,出栏的同时免疫期也到了,再打疫苗,则暂时不能出栏,不打又担心生病,减少压栏是最佳办法,但屠宰又成了难题。

一方面,株洲活禽定点屠宰场有限,复工慢,且复工后也没有满负荷生产。“以前一个工人每天200元,现在400元还没有人愿意来。”江氏牧业负责人一语中的。

另一方面,活禽运到屠宰场“道路不畅”。“跨区运输要市里相关部门出门协调,更别说跨市运输了。”聂罗斌说。

今年2月5日,芦淞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负责人多方协调,为其联系了区内一家屠宰场。每天最多宰杀1万只,约1000只可流入本地市场,还有9000只要速冻。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,按每只鸡3.5斤算,屠宰及转运费每吨300多元,租用大型冷库,每吨每天费用5元,在市场还无法消化现有活鸡的情况下,这笔费用压得他透不过气来。

“每天仅1000只流入市场,无异于杯水车薪。”聂罗斌感慨,养鸡人的日子太难过。

希望不再逢“疫”便伤

聂罗斌坦诚,受自身局限,从业30多年,一直未涉足饲料生产及产品深加工等上下游产业,风险抵御能力差,逢“疫”便伤。

聂罗斌说,基层防疫措施加码,活禽交易市场被关闭,一些规模较小的养殖合作社,难以撑下去。他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在特殊时期,给予补贴或者政策扶持的同时,可以保护价收购活鸡。

芦淞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负责人建议,将集中屠宰好的肉鸡通过冷链物流,点对点、专车专人的方式,拓展销路,减少存栏,但前提是各地政府给予支持。

等疫情过后,聂罗斌准备实行企业化经营,在抗击市场风险方面,多做探索,如对接下游企业等。
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,与本网站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。
关于我们 | 版权声明 | 招聘信息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

Copyright © 2021 www.xzzjz.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

如有侵权,敬请告知我们,我们将及时删除,本站文章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来源!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13780320248 举报邮箱:2732028340@qq.com

冀ICP备11005049号-3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