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徐州资讯 > 徐州头条

徐州持续壮大三支队伍赋能乡村振兴

发布时间: 2024-04-12 07:57:13 来源: 网络

  乡村振兴,人才是关键。徐州积极开展村书记专业化管理创新,聚焦村强民富、助力集体增收,坚持招才引智和本土培养相结合,努力锻造过硬的“领头雁”队伍,着力打造一支沉得下、留得住、能管用的村干部队伍,全面建强乡村振兴工作力量。

  优化提升蓄能

  配强村级带头人队伍

  4月,万物复苏,邳州市铁富镇育才村的银杏叶悄悄地探出了小脑袋,那点点新绿在阳光的映衬下更显生机勃勃。古银杏广场里,群众三五成群,或畅谈美好生活,或细数家长里短……笑声朗朗、其乐融融。这一幕,让育才村党支部书记冯仰凯很是欣慰。

  1994年初,22岁的冯仰凯入村工作,他是当年村“两委”班子中最年轻的一位,从这一年起,他便开启了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“追梦”历程。

  2010年,通过公推直选,他担任了铁富镇育才村党支部书记,在他心中,一直有一个乡村振兴梦:“让老百姓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,道路通达、有路灯、实现雨污分流,家前院后有绿化,精神文化建设也不能缺位。”冯仰凯是这样说的,也是这样做的,在他的带领下,育才村实现了落后到先进的华丽转身,获评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、江苏省美丽乡村等多项荣誉称号。

  14年的村党支部书记任职中,冯仰凯不仅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赞誉,还被评为江苏省首批“百名示范”村书记,多次荣获徐州市“五星”村党组织书记,他自己也于去年获得了大专文凭。

  相同的一幕还在铜山区柳泉镇北村村上演。同样是有着14年工作经验,同样拥有江苏省“百名示范”村书记、江苏省“千名领先”村书记、徐州市“五星”村党组织书记等荣誉称号,同样是去年获得大专学历的北村村党委书记刘广铎,探索出“党建+产业+富民”的发展模式,让北村村蝶变为村美人和、村强民富的“网红村”,2023年村集体收入突破190万元,村民人均收入达4万元,旅游业带动就业1200余人。

  村干部身处乡村振兴一线,既是“指挥员”,也是“战斗员”,既是“领头雁”,又是“主心骨”。然而,学历偏低、观念滞后、视野和思路不开阔,已成为部分村干部的能力瓶颈。完善村“两委”班子成员教育培训体系,支持村干部提升学历、增长本领,成为我市锻造“头雁”队伍的一项重要工作。

  围绕补齐村党组织书记学历素质不高、带富能力不强等现实发展短板,我市深入开展村干部学历“8090”计划,联合徐州开放大学、徐州生物工程技术学院举办学历教育提升班、“定制村干”邳州班等,全市村干部、村党组织书记大专以上学历(含在读)分别达到84.78%和94.25%。育才村所在的铁富镇下辖30个行政村,如今,铁富镇拥有大专在读及以上学历的村“两委”班子成员占比82%,柳泉镇所辖村村干部的学历也有显著提升。

  激发内生动力

  培养乡村振兴后备队伍

  时序更替,梦想前行。新的春天迎接新的征程,新的出发呼唤新的声音。近年来,全市各地培养招录了一批“定制村干”“兴村特岗”青年人才,为乡村振兴“添砖加瓦”。如今,这些“萌新”们已经在各自岗位上历练成长。

  新沂市墨河街道马场村背靠新沂经济开发区,依靠区位优势,村党总支书记马坤一手抓“小田并大田”促进集体经济增收,一手抓科学优化做强产业项目,先后成立了合作社,建成马场村粮食烘干站、推进村综合农事服务中心项目建设、经营了物业公司……实现产业由“小而散”向“大而强”转变。

  在马坤的带领下,马场村村集体收入逐年增长,先后荣获“江苏省徐州市文明村”“江苏新沂市美丽家园示范点”;党群服务中心被徐州市委组织部授予“红色地标”等荣誉。

  为有针对性地打造村书记梯次,切实把“头雁”建强,把“雏雁”补齐,新沂市招聘一批“兴村特岗”人员进行重点培养,动态建立村干部后备人才库,为村干部队伍储备“源头活水”。

  作为“兴村特岗”一员,从上任之初,马坤就把发展目光聚焦到村集体增收上,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。去年,马场村集体收入达到300万元以上。“我要让马场村成为新沂城市近郊的美丽乡村打卡点,努力让群众口袋更鼓、生活更美。”面对未来,马坤充满期待。

  我市突出抓好村级事业发展后继有人这一根本大计,实施“定制村干”“兴村特岗”培育工程,联合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、徐州生物工程技术学院定向招录193名应届高中毕业生跟踪培养,毕业后作为村级后备干部到村任职,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,为全市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人才支撑。

  制定《徐州市“乡村振兴好青年”招引行动工作方案》,从返乡高校毕业生、复原退伍军人、致富能手等重点群体中,招引一批熟悉农村、热爱农村、扎根农村的乡村振兴骨干队伍投身乡村,全市累计储备35岁左右村级后备人员5833人。

  返乡人才招引

  壮大产业发展骨干队伍

  实现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,离不开年轻力量的加入,更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带动。

  在丰县凤城街道刘李三村的食用菌菇种植基地里,试种的食用菌草菇迎来了丰收,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王涛正和种植户一起直播,忙得不可开交。

  刘李三村是丰县重要的木耳生产基地,到处可见温室大棚。自2021年引进羊肚菌种植成功后,王涛又马不停蹄地考察新的致富点。草菇作为一种高温高湿型食用菌,具有生长周期短、见效快、成本低、易管护的特点,同时还能利用木耳大棚空档期,让村民多一季收益,这一产业立马被王涛盯上了。前几年,在他的带领下,村里将原有的分散食用菌种植进行集中管理,统一场地和设施搭建,创建高标准食用菌基地。同时,建设食用菌仓储厂房8000平方米。如今,刘李三村有木耳初加工厂3处,羊肚菌加工厂7个,每年可增加食用菌销售收入500万元。“发展食用菌产业,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丰富的营养食品,也为村民和集体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,全村食用菌年产值达1亿元左右,利润达3500万元。”王涛欣喜地告诉记者。

  近年来,丰县深入实施村(社区)党组织“头雁”提升工程,重点从退役军人等群体中选拔培养储备干部,让其成为乡村振兴及基层社会治理的中坚力量,王涛正是其中一员。

  为倾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“永久牌”乡土人才队伍,真正让乡土人才在乡村振兴事业中“破土飘香”,我市创新实施“彭城新农人”培育行动,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、能人回乡、农民工返乡、企业家入乡,2023年共引进各类乡土人才8000余人,扶持农民自主创业1.82万人,带动就业3.95万人。推广“特色人才+特色产业+特色区域”模式,举办全市乡土人才传统技艺技能大赛,市级评选优秀乡土人才20名,建设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20家、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10家。

  “村党组织书记实行专业化管理,就是要真正发挥‘领头雁’的带动作用以及人才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的重要作用,锻造一支组织放心、基层欢迎、人民满意的带头人队伍。”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,今年,我市将深入推进基层党建“攻坚突破年”十项重点工作,开展村(社区)党组织“六强六好”分类提升,围绕做好“土特产”文章,完善落实“县规划、镇统筹、村落实”工作机制,持续推进村干部能力提升,积极探索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路径,同时丰富“有强度”的激励手段和“有力度”的包容措施,旗帜鲜明激励担当、褒奖有为,让每一位村干部都能有奔头、有干劲,以只争朝夕的姿态带领群众干事创业、共同致富。
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,与本网站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。
关于我们 | 版权声明 | 招聘信息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

Copyright © 2021 www.xzzjz.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

如有侵权,敬请告知我们,我们将及时删除,本站文章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来源!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13780320248 举报邮箱:2732028340@qq.com

冀ICP备11005049号-37